防曬知多少?

shutterstock_246426958  

    今年秋老虎發威,9月高溫創下了68年以來的最高溫37.8度,天氣預報紫外線指數更是將台灣氣象圖標示到過量-危險級的紅-紫色!許多人熱到受不了,紛紛躲在室內不敢出門,而對於必須要出門的人們,防曬就是一門相當重要的課程了!在歐美推廣防曬劑其實主要是為了防癌,據統計美國每年死於皮膚癌患者高達9000人,適度的日曬雖然可以把皮膚曬成自然健康的小麥色,並幫助體內製造維生素D,預防疾病、促進鈣質代謝、幫助骨骼成長!但防曬工作卻不能被忽視!據統計在20歲以前所接受的紫外線量佔一生中紫外線曝露總量的50~75%,過度的曝曬則會使皮膚乾燥,皺紋增多、皮膚變黑、產生黑斑、雀斑等,更有可能產生皮膚炎,情況嚴重時會引起皮膚癌,甚至讓眼部罹患日光傷害性網膜炎及白內障等病變,紫外線對於皮膚,會造成色斑、鬆弛、粗糙、暗黃、毛孔粗大等無法逆轉可怕的傷害,這樣的情況下,如果出門前不擦防曬,除了會曬傷、變黑,長大了更是容易有斑點的產生。
    防曬的優先順序:第一步驟為盡量不在烈日下曬太陽,減少陽光直接曝曬,最明智的選擇是避免在日照最強烈的時段出門,尤其是早上10點到下午4點鐘;第二步驟就是要擦防曬乳液,塗抹產品時要均勻、確實,治療當中我們常常看到山根與眼周的斑點特別多,可能因為防曬時塗抹疏忽到這些部位。很多人怕油膩,常只在皮膚擦上薄薄一層防曬乳,對於防曬效果當然會打折扣,所以選擇適合的防曬品也是一門學問呢!一般來說,如果要達到產品上的防曬標示效果,每1平方公分的肌膚要塗上2毫克的防曬乳才足夠,而以一雙手臂為例;一次應塗抹2-2.5克,臉部一次應該塗抹1-1.5克,並且2個小時補塗一次最合理。另外游泳時或做運動,會大量流汗時須使用抗水性的防曬用品,在室內則使用一般防曬品即可,並提前於出門前30分鐘塗抹;第三步驟則是準備防曬用衣物並找遮蔽,相對強烈的夏季,外出時應改變以往愛穿淺色服裝的習慣,多穿深色的化纖織物服裝,做好雙重保護,撐遮陽傘。紫外線能穿透玻璃進入室內,所以如在室內仍要每天認真做好防曬工作;俗語說:「只有懶女人,沒有醜女人」,就一語道出防曬的重要性了!
※紫外線大致分三種,正確阻隔紫外線該如何選購防曬品呢?
1.UVA為長波紫外線(波長320~340μm)。它能射入皮膚的真皮層,是導致真皮膠原纖維破壞,引起皮膚衰老、產生皺紋、老化、鬆弛的主要原因,吸收過多UVA的皮膚會直接變成棕色或曬黑,但不至於曬傷。而防UVA的程度指標是PA:PA+是有效,可以延緩2~4倍曬黑時間、PA++是相當有效,可以延緩4~8倍曬黑時間、PA+++是非常有效,最多只能標是到此。有標示PA功能的防曬乳才有防曬黑的功用。
2.UVB為中波紫外線(波長290~320μm),強度為UVA的1,000倍,其作用較為強烈,是引起皮膚曬傷、曬黑、肌膚乾燥、缺水、角質層增厚的主要元兇,也是造成皮膚紅腫熱痛的罪魁禍首。而阻抗UVB以SPF數值來做為防曬傷之係數,像是一種紫外線過濾器用以遮斷強力紫外線。不代表對UVA有同樣的作用;SPF的全文是Sun Protection Factor,SPF數值與時間有相關性,是防曬產品能發揮防曬效能的最大時間值,如SPF 15可隔離93.3%的UVB、SPF 30能隔絕96.7%的UVB、SPF 50最高能將UVB的隔離率提升至98%。SPF只能防曬傷不能防曬黑,非全面之防曬指標。
3.UVC為短波紫外線(波長200~290μm)。UVC經過臭氧層時已被吸收,因此不會到達地球表面,較不會侵害人體肌膚。但由於臭氧層日漸被破壞且稀薄,使得UVC對人體的威脅日益增高。
    清潔方面須注意的是,普通的親油脂性的洗面乳就可以徹底清潔化學或物理防曬乳,並不需要有卸妝功能的卸妝產品。洗臉後幾分鐘內,只要感覺臉部不緊繃、沒有油膩感就是臉洗乾淨了,但防曬乳(霜)如具有防水性功能,則建議使用專業的卸妝產品清潔。
    大鈞診所醫學美容王祝任醫師說明防曬品的防曬指數,應該依據自己皮膚特點和防曬需求來選擇防曬品,而並非越貴越好, 乳液類防曬效果比粉類產品優,因為粉對肌膚的附著力較差。但物理性防曬缺點是塗抹後皮膚膚色較易偏白,而化學性防曬缺點是,如果長期使用,會造成皮膚的依賴性,對皮膚細胞及皮膚結構帶來破損,尤其是含鉛、汞比較多的化粧品;所以化學或物理性防曬劑,沒有一定是哪種最好,因為其對抗紫外線的作用方式及波段皆不同。目前市面上大多為「混合型」,結合了二類防曬劑的優點,如何選擇則要依個人膚質及不造成肌膚負擔為主。
   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鈞醫學美容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